低空空域改革将提速,万亿量级低空经济再迎政策利好

2024-01-23 来源:本站 浏览量: 123次
作者:jinghong

image.png

低空经济再迎利好。2月28日,在国新办举办的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下一步,将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起,加快推动低空空域改革落地见效,进一步盘活低空空域资源。

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值得关注的是,2月27日,峰飞航空旗下eVTOL“盛世龙”从深圳到珠海的成功首飞,这是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线的公开首次演示飞行。

专家分析称,诸多政策举措的出台,进一步激活了低空经济活力,但目前仍面临技术挑战、法规限制、基础设施不足等困难和挑战,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将进一步有效促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低空出行商业化场景破冰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涵盖了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应用场景丰富,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韩钧表示。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向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介绍,从产业说,低空航空器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垂直起降的直升机,能够载人;另一类是应用场景广泛的无人机,不仅可以载货,更能够在地质勘探、救援、拍摄、低空通信上发挥显著功能。

在低空经济领域,峰飞航空旗下eVTOL“盛世龙”算是一个新生事物。eVTOL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简称,也被称为“空中的士”“空中出租车”,它是电动化且不需要跑道就可垂直起降的飞机。eVTOL被预计将在未来空中出行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

据悉,实现最新突破的“盛世龙”为峰飞航空自主研发的eVTOL机型,峰飞航空的战略合作伙伴东部通航已经签署100架峰飞盛世龙航空器的采购订单,未来其将使用“盛世龙”进行更多的eVTOL航线运营,实现深圳至珠海往返点对点摆渡,规模化运营后价格可媲美地面专车服务,预估市场价格在每人两三百元。

御风未来创始人兼CEO谢陵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此次峰飞航空科技旗下eVTOL“盛世龙”首飞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它验证了低空出行商业化场景运营的真实存在性和可行性。“从深圳到珠海,打车要花400元左右、不堵车都要耗费两三个小时,如果低空出行能实现规模化运营,市场价格还能稳定在每人两三百元、时间缩短到20分钟,这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发展效应。”

实际上,截至2022年10月,全球eVTOL飞机研发企业就已经约有300多家,其中就包括中国的亿航、峰飞航空、御风未来、时的科技等专注eVTOL领域的科技企业。

安全和成本仍是挑战

虽然低空出行商业化场景破冰,不过盘和林认为,目前实现低空出行商业化仍面临技术挑战、法规限制、基础设施不足等困难和挑战。“技术方面,飞行汽车的安全性和续航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法规上,低空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尚需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如起降平台、充电站等建设还需加快。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促进低空出行的商业化进程。”

以eVTOL为例,业内普遍认为,其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实现高安全性和低成本。谢陵指出,拿成本来说,eVTOL早期最主要的就是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可能要造很多台eVTOL用来做各种测试,等规模化量产之后成本才能下来。时的科技创始合伙人蒋俊此前也在采访中表示,eVTOL目前价格还是比较贵,单程十几分钟的价格是2000元,同时乘坐体验仍需改善,目前一些小型机器仍需佩戴耳机。

“eVTOL等新型航空器的适航标准、审定模式和技术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确保低空出行的安全可控。”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进一步补充道,低空空域管理涉及军方、民航、地方政府等多个部门,低空空域划分和使用规定尚不完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低空空域管理体系和完善的空域使用规定。

在谢陵看来,政策法规的完善还是要基于先创造价值,创造了价值再完善相关配套。根据规划,民航局在《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中提出了“先郊后城,先货后人,先隔离后融合”的指导方针,即“先载货,积累足够多的安全时长再慢慢过渡到载人”。

此外,谢陵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现阶段,eVTOL相关企业面对的最关键的挑战,还不是技术而是资金,需要更多、更持续的“投早投小投科技”的产业资金政策扶持。

低空空域改革将提速

盘和林表示,纵观包括eVTOL在内的低空经济领域,小型飞机、直升机等装备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期,而无人机作为我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未来在国内市场将打开销售局面,但现阶段无人机在国内低空飞行还有一定的限制。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我国正持续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据韩钧介绍,近年来,民航局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立足行业准入、监管和空管服务保障等职责,修订了30余部民航法规,初步建立通用航空标准法规体系;推进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推动简化低空飞行计划申报和审批,改善通航运行环境;支持地方设立20个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推动企业在江西、广东、陕西、四川等地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

各项政策措施也有力推动了低空产业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航企业达到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近三年年均增速超过12%;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大概有2000家,运营企业接近2万家,国内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2022年增长了32.2%,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农林植保、电力巡检这些传统通航作业保持稳步增长,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新业态加速发展。无人机在个人消费、地理测绘、影视航拍等领域应用基础上,应急救援、通信中继、气象探测等应用场景不断被开发,无人机物流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起,加快推动低空空域改革落地见效,进一步盘活低空空域资源。”韩钧指出,将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进一步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优化直升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航标准、审定模式与技术,进一步提升适航审定能力;重构低空飞行的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效能;落实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完善民用无人航空驾驶器综合管理平台,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或者试验基地为基础,推动打造若干低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助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程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