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领航低空经济新赛道 擘画智慧城市新图景
龙虎网讯(记者 顾姝婧 通讯员 浦融 林静)2025年4月,南京市浦口区低空经济产业迎来里程碑式跨越。随着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会员大会的召开及“一网统飞”服务平台的正式上线,作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核心区的这里正加速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以场景应用激活城市治理新动能。
产业协同激活发展“新引擎”
近期,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会员大会在浦口高新区召开,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力量共聚一堂,形成“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生态圈。中国融通集团第六十研究所与南京国业科技现场发布技术需求,拓攻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分行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提供多元化融资解决方案。各方献力,凝聚低空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浦口区作为南京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正依托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加速建成开放、创新、融合、协同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同时紧抓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联合会员单位打造更多具有示范效应的应用场景,朝着规范化、专业化、高端化的方向迈进。
AI无人机“飞手”掀起农业革命
在兰花塘高标准农田里,一台由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I无人机已能在农田里处理十余种核心指令。从精准定位的“飞行到指定地点”,到应急处理的“立即返航”,甚至贴心的“天气预报”预警,农户仅需语音指令即可实现“智慧种田”。
这台名为“风晓飞”的无人机于3月19日亮相央视新闻频道,成为浦口低空经济创新力的生动注脚。据了解,其核心技术“风筝线”无人机控制系统,深度融合物联网、互联网和北斗卫星数据信息,支持无人机任务的协同规划与指挥调度,使无人机从工具升级为“会思考”的农业助手。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展‘风晓飞’的功能,比如通过多光谱数据评估农作物健康情况,并且提供农业AI助手等,方便农户通过手机App就能精准获取农事建议,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大翼航空Java架构师赵为正透露,团队正在开发农作物健康评估与AI农事决策系统,让“风晓飞”成为真正的“田间管家”。
“一网统飞”打造城市治理“空中哨兵”
4月7日上线的“一网统飞”服务平台,标志着浦口低空经济从“先行先试”迈向“全域赋能”的新阶段。该平台是集智能调度、全流程监管、场景化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一机多用、任务融合、多企业参与”的业务模式,为各政府部门提供“效率更高、质量更优、成本更低、数据更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城市治理升级,推动低空经济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
目前,平台已完成8大功能布局设计,涵盖政务业务流转、飞行作业控制、数据分析应用等核心模块开发,全面打通无人机服务全链条,深度对接大疆行业类设备底层数据接口20项,可实现主流设备无缝兼容,已完成多家合作服务商的设备接入及展示,形成多方协同的服务生态。同时,平台已覆盖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综合治理、应急安全管理等五大领域。政务单位可通过该平台在线提交飞行需求,平台采用“需求确认-智能派单-服务接单-作业执行-成果审核-数据归档”的全流程线上管理模式,日均处理工单超50项,有效助力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40%以上。
截至目前,平台已成功开发大气环境监测、渣土偷倒巡查、河道污染识别等20余个特色场景,规划航线超过50条,累计飞行里程突破5000公里,平台主动发现及相关单位提交飞行需求发现并处置污染、违建等各类问题隐患200余起,已然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空中哨兵”。
低空经济赋能千行百业
从田间到云端,浦口低空经济已形成多维应用场景矩阵。在农业领域,“风晓飞”推动传统农耕向智慧农业转型;在城市治理中,“一网统飞”平台成为“空中城管”;能源巡检、应急救援、消防演练等领域,无人机更展现出“7×24小时”全天候作战能力。
作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浦口区正构建“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数据服务”的全链条生态。未来,随着平台功能的持续深化、航线规划算法的优化,这里将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浦口经验”。
当“风晓飞”掠过金色稻田,当“一网统飞”守护城市天际线,浦口区正以低空经济为翼,托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的新未来。在这片创新热土上,天空不再是产业发展的“上限”,而是无限可能的“起点”。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和文案为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ciaie@foxmail.com及时删除。
-
上一篇:香港举行低空经济展览